0571-83823552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信息 > 医院新闻

男子身患“怪病”,为求医耗费数万元跑遍大江南北……6年后在杭州花千余元查出原因

时间:2019-01-31

2018年11月7日,一个普通的秋日,微寒的北风、连绵的细雨,是杭州这座城市秋冬季节最常见的姿态。但在44岁的陈金春(化名)眼里,这微风细雨仿佛比冬日里的暖阳更温暖他的身心。

经过近20天的焦急等待,在这天他拿到了自己的基因检测报告。这是他第三次做基因检测,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他终于得到明确的诊断结果,而这个结果他等待了6年。

 

 

站不稳、走不动

怪病查不出原因

事情要追溯到2013年。这年1月初,在浙江绍兴务工的陈金春与往年一样回到贵州老家过年。回到家的前几天,平素健康的陈金春逐渐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两条腿僵硬,膝盖打不了弯,走着走着步子就有些不稳了;从椅子上起身也站不稳,踉跄着后退了四五步才勉强站定。

陈金春以为是一年辛苦劳作加上回乡舟车劳顿导致的“劳伤”,休息一段时间就会恢复,便没去管它。转眼到了4月,陈金春双腿走路不稳的情况没有好转,两只手也开始不灵活,精细动作难以完成。这时候他慌了,怕身体是出了什么怪毛病,慌忙赶去县城医院。

头颅CT检查显示“未见明显异常”,医生没做处理。换一家医院,一番检查加吃药,症状丝毫没有好转。“难道是小地方的医院水平不够查不出来?”,在家人陪同下陈金春前往重庆某知名三甲医院。

 

 

体格、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功能……住院期间,陈金春做了有生以来最全面的一次身体检查。初步诊断结果是:四肢乏力原因待查,怀疑是“运动神经元病(原发性侧索硬化)”。医生告诉他:该检查的都检查了,病症和病因还不能确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治不好、但也死不了”,只能通过长期服药缓解症状。陈金春懵了,身体一向健康,连感冒都少有的他从没想到自己会患上查不出原因的怪病。从这天起,这个怪病就成了压在他和妻子心头的一块大石。

药物治疗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好转,但好在病情进展也不大。生活还要继续,陈金春和妻子背起行囊离开老家回到绍兴。他是一名电焊工,此时的身体状况尚能支持他正常工作。

 

 

辗转成都、广州

数万元打水漂

 

半年多后,陈金春感觉“吃不消了”,病似乎变严重了,有时在路上走着走着就抬不起脚了,要一步一步慢慢地挪回去;干活时手臂愈发酸痛无力。在重庆医院医生的建议下,陈金春来到四川某著名三甲医院。询问病史、查体后,医生初步判定陈金春的病是“遗传性痉挛截瘫”

为了验证诊断,医院让陈金春做基因检测。但很遗憾,基因检测结果并不支持医生的诊断,陈金春患的并非遗传性痉挛截瘫。找不出病因,医生开了药便让他回去了。

此时是2014年1月初,临近农历新年,距陈金春首次发病已整整一年。两个春节都围着医院转,得到的还是一个未知数,生性乐观的陈金春开始频繁失眠,“死是死不了,万一瘫了,全家人的生计可咋办?”。

 

 

 

这个未知的病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陈金春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突然摔一跤,然后再也站不起来。妻子耐心安慰陈金春,“这里看不了去其他地方再看,去上海、北京,总会查出来的”。

2015年夏天,陈金春的身体再一次“吃不消了”。这次他没有选择去大医院,而是在网络上搜寻,广州一家医院进入他的视线。这家医院宣称拥有一种神经细胞方面的药物,能治好包括瘫痪在内的各种运动障碍病。当然,高端的药物必然高价,这种药一针标价1万3,要连续打4针。被病魔反复折腾了2年多的陈金春此时已经有些病急乱投医,仿佛看见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抱着赌一把的心态,陈金春凑齐钱,和妻子南下广州。

 

 

在这家医院,没有经过任何体格检查,医生直接给陈金春挂了4次盐水。然而疗效为零。陈金春询问得知,其他几个病友挂完盐水后也感觉没有任何效果。被骗了,赌输了,4万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身心俱疲的陈金春有些绝望,回到贵州老家休养了一段时间。

病还得继续治,但陈金春已经对大医院失望,将视线转移到中医上。看病、吃药,吃了个把月后没有效果,换家医院,再吃药……循环往复,长达3年。

这3年里,尽管几乎天天泡在药罐里,身体不见什么起色,陈金春心态反而渐渐变好了,“想开了,最严重的就是死,病还是要治的,医院一家一家去找”。

 

 

转战北京、杭州

病情终确定

 

2018年夏天,通过网络查询,陈金春来到北京一家擅长治疗运动性神经元病的三甲医院。这里的医生推断他的病是“痉挛性截瘫”“肌张力障碍”。但基因检测结果又一次宣告医生的推断不正确。

 

 

无奈之下,陈金春回到绍兴继续上班。此时的他,除了四肢乏力、站立不稳外,脖子还会不自主的晃动。走路时脚发不上力,全靠上半身拖着两条腿前行。

一个月后,事情出现转机。陈金春又在网络上搜索到一个运动障碍方面的知名专家——浙医二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罗巍。陈金春心里燃起一线希望。在浙医二院国际医学中心,仔细查体,详细查看病历资料、询问病史,罗巍主任得知陈金春的母亲曾经有过相似的症状。凭借多年治疗运动障碍病和神经系统遗传病的丰富临床经验,罗巍主任判定陈金春患的是“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第三次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TXN2基因变异,符合“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的致病特征。也就是说基因检测证实了罗主任的诊断,陈金春的ATXN2基因变异,导致了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罗主任介绍,对于一些遗传性疾病,医生初步推断出病症后,要通过基因检测证实或证伪,因此采取针对性的基因检测很关键。

前两次基因检测,医生根据推断出的病症,选送可能导致这种病的基因样本去检测。但由于对患者患病表现的大方向判断偏差,选择基因检测的方法欠合理,基因检测自然很难找到真正的“元凶”。

至此,历时6年,历经重庆、成都、广州、北京、杭州,陈金春这趟辗转东西、跨越南北的艰难求医之旅终于尘埃落定。罗巍主任将基因检测报告放到陈金春手中时,这个40多岁的中年汉子眼眶湿润、微微哽咽,愣了几秒钟才说出“谢谢医生”几个字。尽管罗主任指出,目前的医学水平尚无法治愈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陈金春依然很高兴。

他告诉罗主任,自己这些年东奔西跑花费了近8万元医药费和无数的时间精力,而在罗主任这里,仅花了一千多块钱的基因检测就让他得到了明确诊断。这个压在他心头6年的大石终于被搬走。走出医院时,他觉得自己的脚步都轻了不少。

 

 

遗传性疾病难治愈

后代预防是关键

 

罗主任介绍,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共济失调的一种类型,致残率高何为“共济失调”?人体姿势的保持和随意运动的完成,与大脑、基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共济失调。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初期表现为站立、走路不稳,肢体摇晃;动作反应迟缓及准确性变差。中期症状是说话时发音含糊不清;眼球转动不平顺,影像容易产生“重叠”;肌肉不协调感加重,无法写字等。晚期则是说话不清甚至无法言语;不能站立,需靠轮椅代步;理解能力逐步下降,最后失去意识,昏睡不醒。

 

目前该疾病没有根治的疗法,治疗的重点是长期用药和复健治疗,延缓病情恶化的速度,使患者尽可能维持最高的生活自理能力。

也就是说陈金春的治疗之路还很长久,不过病情确诊后,医生可以根据既往的统计数据,推断该病症接下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进行趋势,为陈金春提供对应的治疗指导。

 

 

确诊的另一个价值点则关系到子女和后代的健康。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类型,特征是中年发病,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陈金春和母亲都有相似的症状,他担心孩子们。

现在,陈金春要做的除了治疗外,还要确认儿子和女儿是否遗传到他变异的基因,如果不幸有,那现代医学可以通过多种优生优育措施,确保子女的后代们不再携带变异的基因,不再遗传这种病。

 

 

 

指导医生:浙医二院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罗巍

编辑整理:浙医二院国际医学中心 宣传中心

图片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门关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