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83823552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信息 > 媒体活动

新突破!浙二国际康复科成功开展院内首例三项新技术

时间:2023-09-01

近日,杭州明州医院(浙医二院国际医学中心)康复科成功开展脊髓神经刺激器置入术及腰4/5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臭氧神经根松解术。

术后这两位患者情况明显好转,恢复情况良好。三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康复专科诊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患者救治能力迈上了新的征程。

 

 

脊髓神经刺激器置入术

 

患者30 岁,6 月前因视物模糊进行相关检查考虑患听神经瘤、继发脑积水。于 1月在当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因手术范围较大,患者术后出现癫痫反复发作,转入重症医学科后出现

颅内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后病情稳定,但仍处于昏迷状态,遂于我院就诊。

我院先后进行促醒、高压氧等对症治疗,未见苏醒迹象,后于8月进行脊髓神经刺激器置入术,术后一周开机进行电刺激治疗。

 

手术顺利将脊髓电刺激器植入到患者椎管内颈脊髓预定部位,术后影像显示电刺激器位置准确,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明显提高,吞咽进食功能改善,流涎减少,肢体增高的肌张

力也有所降低,后续刺激程控及观察评估正在进行。

 

 

腰4/5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臭氧神经根松解术

 

患者22岁,因高处坠落致全身疼痛2月余。以多处损伤、多处骨折收住入院。先后于我院进行右侧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右侧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予以预防感染,改善循

环,预防血栓,补钙等对症治疗,愈合情况良好。

但仍存在双下肢刺痛,肢体内侧麻木情况,日常活动严重受限,请红会医院疼痛科赵文胜主任会诊后考虑腰椎间盘突出。于8月15日CT影像引导下,赵文胜主任指导,康复中心田勇副

院长协同操作下,进行腰4/5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及臭氧神经根松解术。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予以预防感染,营养神经治疗,患者双下肢疼痛及肢体麻木症状明显改善。

 

 

我院始终坚持积极推动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持续增强医院综合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进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立志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诊疗服务。

此次腰4/5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臭氧神经根松解术的顺利实施,结合了红会医院疼痛科赵文胜主任的临床经验以及康复科医疗团队的密切配合、精细操作;脊髓神经刺激术的成功实

施,进一步拓展了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充实完善了杭明康复中心的神经外科技术阵列。

三项新技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康复科诊疗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患者救治能力得到更广阔的提升。

 

脊髓神经刺激器置入术
 
 

0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将电极植入患者脊髓硬脊膜外,按照一定频率、电压对脊髓神经进行持续电刺激的新技术。是通过微创手术将电极置入脊髓上方,以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增

加脑血流、脑代谢,而且还能激活脑干网状上行系统,能够改善脑循环、缩小缺血灶,兴奋大脑皮层,促进患者神志清醒。

 

02 特点:具有微创、可逆的特征,可依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治疗参数的调节,实现个体化定制,可有效改善患者全身循环水平等优势,对长期昏迷患者有很好的促醒作用。

 

0适合进行脊髓神经电刺激置入术的患者主要有:

●严重颅脑创伤后;

●大面积脑梗、脑出血后;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

●其他原因导致的昏迷。

 

 

腰4/5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0优点:

●微创:创口只有0.7毫米左右,手术过程中几乎不出血。

●无痛:只需作皮下局麻,手术过程几乎无痛。

●安全:手术在影像定位下完成定位准确,不易损伤周围重要组织,手术风险极低,术后并发症极少。

●恢复快:手术3天后即可下地活动和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一周左右出院。

●疗效确切:局麻下随着手术的进行患者可明确感受到病症的缓解。

●复发率低:椎间盘经消融后体积明显缩小,术后再突出率极低。

●操作简便:经准确定位后,椎间盘消融操作简便,只需用射频消融刀头对突出的椎间盘进行消融和电凝。

 

0适用范围:

⑴腰椎间盘突出症:

◆因腰椎椎间盘病变所导致的腰痛或腰腿痛病人,经3个月以上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椎间盘膨出和轻中度椎间盘突出的病人,突出的椎间盘不超过椎管直径的30%;

◆腰椎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腰腿痛,椎间盘高度减少不超过50%者;

◆经腰椎间盘造影和疼痛诱发试验证实的腰椎间盘内破裂所导致的腰椎间盘源性腰痛。

 

⑵颈椎病:颈椎间盘源性的颈椎病引起的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等临床症候群,如:慢性头晕、恶心、四肢麻木及乏力、颈肩痛等。

 

 

专家介绍

田勇

 

副院长分管康复中心

20多年公立医院临床工作经验,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专业知识广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脑血管疾病及颅脑外伤的诊治,独立完成神经外科常规急诊手术,如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

术、急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急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脑积水引流及分流手术、神经内镜辅助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去骨瓣减压术等,同时对前颅底及后颅窝

肿瘤、烟雾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也有较丰富的经验。

 

●原浙江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创疡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医养结合分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与心衰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

●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于《浙江创伤外科》、《浙江临床医学》、《浙江医学(论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急症 》等;

●主持多个课题于(2012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2014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2015浙江省卫生厅)等。

 

施小燕

 

首席重症专家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曾任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

全科医学教研室副主任。

临床工作数十年,长期工作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以急诊和重症医学为专业,主攻ARDS基础与临床、MODS基础与临床、脑复苏基础与临床、重症创伤救治的基础与临床、神

经重症患者康复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在专业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建树及影响力。

曾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颁发的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

事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颁发的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创伤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分会重症创伤学组组长;

>>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分会神经创伤学组副组长;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委;

>>浙江创伤杂志特约审稿人。

主编或参编专著和教材:

>>参编社区急诊(教材),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编急诊医学(卫生部五年制本科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现代心肺脑复苏(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项目),浙江大学出版社;

>>参编内科急症学(参考书),人民军医出版社;

>>参编家庭医学百科全书(科普),中国农业出版社。

 

 

 

 

审核医师:浙二国际医学中心 副院长分管康复中心 田勇

编辑整理:浙二国际医学中心 宣传中心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门关注

在线咨询